现在是暑期旅游季,很多人都有出游的计划,或已经在路上。这里给大家聊一聊这两年旅游的趋势。在长距离旅行中,所谓的精品小团,越来越受欢迎。而精品小团,大多是指选用的5-9座小车,司机兼任导游或领队的——司兼导小团,在每天乘车距离较长的线路中,尤其是新疆、青海、川西等线路中,非常普遍,甚至可以说成了趋势。
但是,司兼导的精品小团真的会有好的旅行体验吗,现在随便在小红书上搜一下,就会看到很多,或推荐自己团或领队,或避雷自己团的。实际上,哪些推荐的笔记,几乎都是类似郑州的小红书流量工厂流水线生产的,而避雷的以及维权的,或许才是真实的主流。
这里我从不同的角度,进行分析,并且对行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预测。
1、司兼导形成的原因
这两年,小团越来越多,其实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:
1)旅行社不能在服务和体验上进行优化,导致收客越来越难,被迫由大团转为小团,于是宣传小团的优势
2)随着网络的发达,几乎所有人都可以轻易发出自己的声音,一些原本只是司机角色的车主,摇身一变,开始直接跟游客对接,完成了“去中间环节”,相比之前只是赚取车费,现在的盈利所有上升,有些司机也开始提升了个人技能,比如拍照、无人机等
3)小团确实有一定的优势,比如对于路况更为灵活,能去大巴车到不了的地方,车的舒适型也能较高(只是可能,具体要看车)
但是,显而易见地,这种操作也存在诸多的问题,这里也直接说结论。
2、司兼导可能存在的问题
不是用了小车就是精品,旅行的体验受到各种方面的影响,另外也不是签了正式的旅游合同,或者找当地的旅行社就靠谱,因为,这里面存在很多的问题。
1)目前的很多小团也是之前的旅行社在操作
其实现在的很多小团也是旅行社在做,而传统旅行社的模式——层层分包的问题,这里也是存在的。
也就是说,存在旅行社之间的卖客现象,甚至旅行社安排了司机和车以后,司机又继续外包的情况出现,并且存在各种各样的拼团现象。在小红书上的维权中,这类情况非常常见。
2)司机仅仅是司机,承担不了导游的职责
即使是旅行社以及司兼导自己也承认,他们几乎是不进景区的,最多是给办理门票。在这种情况下,司机怎么能承担导游的职责呢,所谓的旅拍、无人机以及相机,也只是在免费的景点或者路上拍拍而已。并且关于拍照的承诺,大多都会打水漂。
导游或者领队,需要很强的服务意识,以及专业素养,而拍照更不是短期内可以培训的。另外类似青甘大环线这种每天开车很长时间的游览线路,开车已经很累了,司机几乎没有精力做其他的了。
所以所谓的司兼导,如果能够降低预期,仅仅是认为包了一辆车,自己做好行程规划和攻略,可能会好一些。
但实际上,可能连开好车都做不到。因为,在内卷之下,司机往往会做出推销类的行为,比如推荐游客进行二次消费,去指定的酒店或餐馆吃饭——如果被拒绝,那么接下来的行程就“有你好看”了。
而如果是车上的游客并不都是认识的,那么处理游客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导游或领队工作的一部分,但实际几乎可以肯定是不会去做的。
在这里,举一个我们自身的案例,在前年我们有次青甘大环线线路中,选择了认识很久的,并且相对熟悉的地接方,并且我们的领队也全程陪同,在这种情况下都出现了各种奇葩的问题——
1、这个地接方可能确实不错,但是由于他们自己的车队不够用,因此找了外面的车。并且我们当时用了两辆小车,但是领队只在一辆车上
2、奇葩的事情来了,我们领队不在的那个车上,司机竟然跟队员说,我们的行程不合理,我们的领队不专业...并且进行各种推销,拍什么写真,去沙漠露营等等,甚至有威胁的言语。
这,是在有我们熟悉的地接方担保,我们领队跟着的情况下,结果就是我们让地接方在行程中间直接换了车,我个人专门还把司机骂了一顿。
其实我们户外侦探家有个理念:
在活动中,你不需要处理自己跟司机、其他队员之间的关系。车或司机有问题,跟领队说,其他队员有问题,也跟领队说。这就是领队的作用——进行团队的协调和管理以及服务。
要知道,并不是队员跟司机签了协议,队员跟我们是契约关系,而我们跟司机(车)之间是契约关系,如此就简单了。如果队员(消费者、游客)想要报名的时候,要担心司机的问题、车的问题、其他队员的问题,那么就说明,组织方是失败的。
3)大多数小车不是营运车辆
司兼导存在的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是,所有的5-7座车都不是营运车辆,9-19座的很多也可能不是营运车辆。如果没有问题还好,一旦有了问题,就会非常麻烦
3、有没有靠谱的小团,什么样的适合小车团
那么问题来了,有没有比较靠谱的小团呢,也并不是没有,这里进行说明,还有就是,哪些适合小团,小团的标准是什么。
1)选择全执行的组织和公司
在选择报团的时候,选择那种,从报名开始,到最后执行,都是一家公司在操作的,这种不会遇到扯皮、推诿的情况。
如果司机和领队(导游)不能做到都有,不要选择司兼导,选择导兼司机
。也就是说,司机本来就是领队,由于人少,领队同时还开车。这种能极大程度规避我上面说的问题。在我认识的一名某户外公司的领队,他偶尔也会自己开车带小团,这种绝对靠谱。比如,我们有时候徒步或探线,人少的情况领队会开车,那么就是领队兼任司机,首先是领队,然后是司机。
2)选择包车,而不是报团
对于有些不适合大团的线路,举个例子,西藏阿里线,需要一周或者更长时间的线路,一方面很难凑很多人,另一方面确实适合小车,这个时候,不建议报团(含车、住宿等),而是直接去包车,并且找口碑好或者熟人推荐的。就我认识的西藏包车中,虽然说是包车,但实际往往对当地非常了解,能够提供向导甚至领队的服务。
3)尽量避免规划车程长的线路,避免走马观花
大家都知道新疆很大,但是作为线路策划,我认识新疆其实没那么大。因为我把新疆分为:北疆阿勒泰地区、北疆伊犁、南疆、乌鲁木齐周边(东疆)几个区域,当一次只去一个区域的话,其实景点非常紧凑,坐车时间也不长。但是如果同时玩南疆和北疆,或者同时去北疆的阿勒泰和伊犁,那么即使10天时间,体验依旧不会很好。
所以避免走马观花的打卡、网红式旅游,追求体验,比如进行或长或短的徒步,去一些小众的地方,预留一定的时间,会有意外的收获。
在我看来,独库公路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走马观花。相比喀拉峻徒步、乌孙徒步,甚至夏塔景区徒步,独库的风景也就不值一提了。
其实,在未来,传统旅游的外包模式,必将走向灭亡,全执行模式将会成为行业的主流。而网红过后,注重体验才会是未来方向。